首 页
国发中心
保险学人
动态报道
保险理论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案例研究
教育培训
检索中心
BB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保险
>>>
青年学术
>
字体
大
中
小
保险业能否经受日本大地震的冲击
张翠珍
大地震造成的巨额赔偿将使很多保险公司尤其是日本保险公司意识到再保险的重要性,特别是再保险对分散巨灾风险的意义。
日本是全球重要的保险市场之一,预计全球的再保险需求近期将显著增长。同时,由于此次地震的巨额赔付,可能带来巨灾保险及再保险费率的上涨。
此次日本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世界银行在3月21日发布的报告中,认为此次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1220亿美元至235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2.5%至4%。日本是全球第二大人寿保险市场,也是全球第三大非寿险市场。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日本保险业如何承担经济补偿的天职?这场罕见的大地震对日本保险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此次地震保险赔付额或刷新全球纪录
保险赔偿并不能弥补灾害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保险赔偿与实际经济损失的巨大差异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第一,投保率低。第二,保险的赔偿以投保金额为最高上限。
此次地震发生后,日本各保险公司迅速成立专门的紧急理赔小组,履行灾害损失赔偿的承诺。例如,三井住友公司成立了450人的紧急理赔小组,专门从事此次地震的赔偿。日本生命人寿公司宣布承担地震投保人身死亡的全额赔付,并简化理赔手续。由于灾害还未完全停止,保险理赔尚在进行中,保险业的最终赔偿额还无法准确计算,但一些机构相继公布的估计结果已足以让人感受到保险业赔付的巨大压力。
例如,美国风险评估公司AIR环球公司3月13日发布其估算结果,认为仅地震造成的保险损失可达约145亿美元至346亿美元。与此接近,世界银行认为地震造成的保险损失可能为140亿美元至330亿美元。如此规模的保险损失意味着什么?如果实际赔付额达到估计的最高值,意味着此次地震保险赔偿不仅相当于全球保险业2010年自然灾害理赔总额,也将耗尽日本非寿险年承保收入的1/3(2009年日本非寿险保费收入为1077亿美元)。而且,远超过1994年美国北脊地震153亿美元的保险赔付,从而将使此次地震成为历史上“最昂贵”的自然灾害。
保险赔偿并不能弥补灾害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全球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地震(海啸)的损失记录表明,保险赔偿占总经济损失的比例因国家而不同,而且差别很大。例如,2010年的新西兰地震,77%的损失得到了保险赔偿。1995年的日本神户地震中,却只有3%的损失得到了保险赔偿。
保险赔偿与实际经济损失的巨大差异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第一,投保率低。如果一个地区购买地震保险的比例高,当发生地震时,保险赔偿就会相应增加。根据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的资料,截至2005年3月31日,就民用住宅及财产来讲,投保地震保险的保单数仅相当于日本民居总数的18.5%。这意味着,只有少数发生地震损失的房屋能得到保险赔偿。第二,保险的赔偿以投保金额为最高上限。如日本民居地震保险的保险金额上限为5000万日元。这说明,即使购买了地震保险,屋主从保险公司那里得到的最高赔偿就是保险金额,很可能低于其实际损失。
多数保险损失由日本保险业承担
日本金融监管部门相信,日本非寿险公司的准备金和资本充足,地震不会对其业务或赔偿产生重大影响。
日本寿险公司面临集中索赔
2009年日本人均寿险保费支出为3226.8美元,寿险保费收入4103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8.06%),占全球寿险保费收入的17.39%,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寿险市场。日本寿险研究所的调查表明,虽然投保率所有下降,但2009年仍然有86%的家庭拥有寿险保障。根据目前公布的死亡人数和失踪人数,日本寿险公司将面临人寿保险及意外伤害的集中索赔。由于多家公司均声明承担此次地震造成的死亡的全额赔偿责任,这将使得今年日本寿险公司的赔付额急剧增加。
民用住宅的地震保险赔偿由日本地震保险体系承担
由于地震频发,日本自1966年开始在全国建立并完善了由私营保险公司、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参与的地震保险体系。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由非寿险公司出资建立,成立于1966年,专门从事地震再保险,是联系私营保险业和政府的桥梁。私营财产保险公司接受民众的投保,然后将其全部的地震风险通过分保方式转移到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在确定自留风险后,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通过超额损失再保险的方式将地震风险分保给私营财产保险公司和私营再保险公司及政府。简单地说,日本地震保险体系是由私营财产保险公司、私营再保险公司、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政府共同构建的一个保险与再保险的体系。
日本地震保险体系的所有参与者共同分享保费收入,共同分担地震造成的保险损失。而且,私营财产保险公司及私营再保险公司分享的保费最终都存入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由地震再保险公司统一投资运作,所得作为地震保险准备金存放在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
日本地震保险的保险标的是民用住房及财产,承保直接或间接由于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导致的火灾、毁灭、掩埋、洪水造成的损失。地震保险以附加险形式承保的,即投保人必须先购买房屋的火灾保险后,方可购买地震保险,保险金额相当于主险保额的30%至50%,且不高于5000万日元,住宅内财产则以1000万日元为上限。
当然,此次地震最终的赔偿额将取决于地震保险的投保率、保险金额等因素。就投保率而言,据日本非寿险协会的资料,2010年3月底,在购买火灾保险的保单中附加地震保险的比率全国为46.5%,受地震影响较大的岩手县、福岛县、宫城县的投保率分别为42.2%、39%及66.9%。因此,地震保险的赔偿额将出现地区差异。此外,日本民宅地震保险的赔偿将由参与地震保险体系的各方共同承担,国际保险市场基本上不受影响。而且,由于投保率不高,再加上保额的限制,日本非寿险公司因为地震损失所受到的财务震动不会太大。
日本非寿险公司承担得起地震损失赔偿
2009年日本非寿险保费收入1077亿美元,相当于全球非寿险保费收入的6.18%,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是全球第三大非寿险市场。而且,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海运货物保险市场,保费收入相当于全球的14%。同时,日本也是全球第三大船舶和机器保险市场。此次地震、海啸造成的商业建筑、汽车、运输工具、机场、运输货物、码头、工程等财产损失,以及由于灾害发生而导致的企业运营中断的损失,都将由日本非寿险业来承担。
日本非寿险市场集中度很高,2009年虽有51家非寿险公司承保业务,但三井住友、东京海上、NKSJ三大非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高达90%,这三家公司将承担此次地震中的多数相关损失赔偿。从风险管理的角度,保险公司通常会利用再保险以分散自身承担的风险,尤其是巨灾风险。日本非寿险业将承担民用住宅以外损失的多大比例,取决于其自留风险的大小。根据现在披露的资料,三大保险公司及其他日本非寿险公司多采用比例再保险、超额再保险的方式向国际再保险市场分散风险。据估计,超额赔付的起赔点大概是7.5亿美元至10亿美元,因此自留的风险很高。有报告称,即使像仙台机场赔付这样的大风险也全部留在了国内市场。
总之,由于日本非寿险公司自留的风险较多,此次地震中的多数损失相应地将由日本国内的非寿险公司承担。当然,正如三井住友在声明中所言,地震对该保险公司赔付和流动性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日本金融监管部门也相信,日本非寿险公司的准备金和资本充足,地震不会对其业务或赔偿产生重大影响。
地震令国际再保险业忧喜交织
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也不是无限的,它需要有效利用再保险,实现风险在更大范围的分散。
此次地震发生后,国际两大再保险巨头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和瑞士再保险公司的股价都曾不同程度地下跌。预计慕尼黑再保险、瑞士再保险、法国Scor再保险将分别为此次地震承担10亿欧元、12亿美元及1.85亿欧元的赔偿。
此外,据英国媒体报道,由于日本地震,英国保险市场可能面临31亿英镑的损失赔偿,从而使得日本地震成为英国保险史上最昂贵的自然灾害,尤其是专门从事地震再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可能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当然,这一数字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准确的评估尚需时日。另据有关专家估计,日本以外的再保险公司可能遭受的总损失为100亿美元至200亿美元。惠誉评级在3月14日的报告中认为,此次日本地震是历史上最大的保险损失事件之一,但这些损失均可由保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解决,并且不会造成它们的偿付能力问题和财务紧张问题。
大地震造成的巨额赔偿将使很多保险公司尤其是日本保险公司意识到再保险的重要性,特别是再保险对分散巨灾风险的意义。日本是全球重要的保险市场之一,预计全球的再保险需求近期将显著增长。同时,由于此次地震的巨额赔付,可能带来巨灾保险及再保险费率的上涨。
日本大地震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保险虽然不能改变风险的客观存在,但及时的赔付却能给家庭、企业带来重建的信心,这是不幸中的万幸。然而,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也不是无限的,它需要有效利用再保险,实现风险在更大范围的分散。
( 原载《中国财经报》 2011年03月31日)
更新日期:
2011/4/1
阅读次数:
1705
上一条:
王嘉仪 陈頔  对变额年金保险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思考
下一条:
车昭益  低碳发展,保险业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我想发表评论】
【将文本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张翠珍 保险业能否经受日本大地震的冲击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IE4.0以上800*600浏览器访问本站
版权所有©2000: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网站管理
:
chinagfc@chinagfc.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