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发中心
保险学人
动态报道
保险理论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案例研究
教育培训
检索中心
BB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保险
>>>
专题研究
>
字体
大
中
小
为寿险创新提供可靠标准
———写在新生命表发布之际
陈文辉 中国保监会寿险部主任
近期,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简称“新生命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生命表的编制完成,进一步夯实了寿险行业发展的基础,将大大促进整个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1995年,我国编制了第一张寿险行业经验生命表,即“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1990-1993)”(简称“原生命表”),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结束了使用日本生命表的历史。从此,我国寿险行业有了自己的经验生命表,寿险经营有了自己的定价基础,寿险监管有了自己的评估标准。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预期寿命普遍延长,而且寿险公司这几年建立了核保制度,被保险人群体的死亡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生命表已不能准确反映行业实际的死亡经验,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编制新生命表成为十分迫切的工作。
与此同时,近年来寿险行业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保单业务数据,寿险公司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数据质量明显提高,精算技术水平日益提升,这些有利条件为编制新生命表提供了可行性。
基于这些考虑,保监会于2003年8月正式启动了新生命表的编制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新生命表完成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新生命表编制工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数据量大,可靠性高。新生命表编制采用了2000年至2003年间的1亿多条保单记录,占全行业同期保单数量的98%以上,数据量在各国生命表编制史上是创记录的,大大提高了新生命表的可靠性。
二是编制水平高。编制组采用了两层次数据校验法,数据全部通过校验,确保了数据质量;全面采用逐单计算法,确保了计算的准确性。以著名人口学专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先生为主任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认为,新生命表编制技术较为成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行业参与度高。新生命表的编制由保监会牵头,精算委员会协助,全行业共同参与,多家寿险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对生命表编制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这既是保险业的一项基础工作,又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大做强保险业的一项具体工作。新生命表的编制和实施在我国寿险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首先,新生命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基础。其次,新生命表为防范风险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标准。再者,新生命表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平台。
此外,新生命表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死亡率测算的准确性,增强了负债评估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监管部门可以逐步放宽对定价生命表的限制,给予寿险公司更大的产品定价空间,有利于促进保险产品自主创新,有利于推动养老保险等业务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保险保障需求。
原载《国际金融报》
更新日期:
2005/12/24
阅读次数:
1980
上一条:
巴曙松 郝婕 程晓红  保险业在市场化与风险控制间
下一条:
傅丰海  北美保险精算体系概况
【我想发表评论】
【将文本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陈文辉 为寿险创新提供可靠标准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IE4.0以上800*600浏览器访问本站
版权所有©2000: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网站管理
:
chinagfc@chinagfc.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