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商业保险>>>学者论坛
提升民族保险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张洪涛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保险系主任

        张洪涛  江苏无锡人,博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及加州保险监督管理局任高级访问研究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保险学系主任,国发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主持“世界金融市场新趋势与中国大金融市场体系”、“中国保险业宏观管理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多项重点课题和科研项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如何快速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实力与国际接轨,在国内外保险市场上应对世界一流的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与挑战,将是中国民族保险业未来发展中必须攻克的一个核心问题。
  人口众多与经济快速增长,是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保证。较低的保险深度和密度,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正处于改革进程,也表明中国保险业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我国将有5年的缓冲时间。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段宝贵时间,准确掌握世贸组织规则,把挑战变为机遇,把压力变为动力,切实提高中国民族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

  深化保险体制改革,优化中国保险市场环境,实现公平竞争

  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的改革,为民族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
  要加快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步伐,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外资和社会资本合资;完善股份制保险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设立投资者对企业的监督制约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使保险公司成为真正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商业保险企业。
  要逐步取消对中外资保险公司的各项优惠政策,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要增加市场主体数量,建立国内再保险市场,健全保险市场的功能;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改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逐步扩大资金运用渠道。
  要分阶段有步骤地引进外国保险公司,但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当地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等指标;宏观管理水平、金融保险法规体系的完备程度、金融保险部门的监管能力和经验;国内商业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并鼓励中国民族保险企业跨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大力拓展海外保险市场。
  要鼓励国内现有保险公司与银行联姻,从代销保单的银行代理人逐步向银行保险人发展,充分发挥银行、保险的联动优势,更好地实施售后递延服务,确保保险客户的利益,以迎合国际融合经营的趋势。
  要真正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代表企业利益的行业中介组织,尽快建立和健全包括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以及间接为保险业服务的保险评级公司、保险行业协会和会计师、律师、审计师、精算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职能。

  加速培养一批保险经营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经济效益好的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大公司、大集团

  一个国家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保险经营水平的提高,乃至在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地位,主要依靠本国的大型保险公司或公司集团。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保险科技开发力量呈现出向大型保险公司集聚的趋势。它们资金雄厚,拥有大量的人才,垄断着最新的技术和成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也应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大型保险公司,积极创造条件,集中资金,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提高其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发挥其在壮大中国民族保险业、抗衡外资保险企业方面的主导作用和带动作用。

  建立中国民族保险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一是充实民族保险业的总体资本实力。从西方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看,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本是最有效的途径。为此,保监会和证监会可以联手管理,从偿付能力、市场行为等方面制定标准,试点性地允许一些股份制公司上市,以允许其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补充资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中国民族保险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诚信原则,紧抓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市场开拓、售后服务四个环节。在产品方面,产险公司应大力发展责任险和信用、保证险业务,着眼于传统产险类业务与新兴责任险类业务的整体发展;寿险公司应当以发展非传统型寿险产品为主,在满足保户保障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保户的投资需求,使得保单的保费、保额、现金价值和保险期限都可以随保户的需求而改变,进一步提高中国保险企业设计开发和监管非传统寿险产品的能力;积极扩大涉外保险业务的种类,研究涉外保险客户的需要,不断推出新的涉外保险业务险种,以适应与外资保险公司竞争的需求。同时,实施客户分类服务,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提高产品销售环节和售后跟踪的服务质量,逐步扩大网上服务、代理机构销售和电话中心等销售渠道,改革销售方式,尽量方便客户投保。
  目前,加快创新步伐,创造新的比较优势是当务之急,不仅是对西方成功经验的移植引进,更在于适应中国市场和中国客户的需要,利用创新的组织、产品、技术和企业文化,满足客户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完善中国保险业的监管体制

  首先,要完善保险监管的基础性工作。加快有关法律、法规及其配套措施和管理细则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工作,建立和完善保险精算规则、精算报告制度、精算师资格考试制度、监管报表制度、监管与预警指标分析制度、年检报告制度等,建立起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保险监管模式;同时加强保险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实现同业自律。其次,要加强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监管,严格审批制度,规定资本金和保证金最低限额,有计划、有步骤地放开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业务种类,并定期进行财务审查,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流动性等方面监管其偿付能力和违规行为,加强国际合作,实行联合监管。

  培养、引进高素质的保险人才

  最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中国保险业迎接外资保险公司挑战、提高核心竞争实力并走向国际市场的必要和长期的准备。为此,要依照企业属性和市场要求,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员工合同制,建立吸引和激励人才的绩效挂钩的企业机制和体制,如借鉴国际上通用的经营集团持股及期权等激励机制;要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保险从业人员提供各种培训和发展的机会;设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国保险培训考试机构,实施保险从业人员的分层次岗位资格认证考核,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做到持证上岗,造就一批国际化的中国民族保险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升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出处: 金融时报
 
更新日期:2005/4/20
阅读次数:3101
 
上一条:张洪涛  把握保险业科学发展观内涵
下一条:张洪涛  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意外险业务的探讨
 
 【我想发表评论】   【将文本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张洪涛 黄薇  巨灾风险管理—中国发展巨灾债券的构想
张洪涛 徐徐  内外兼修完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监管
张洪涛  构建突发性巨灾危机防范体系和保障机制
张洪涛  入世后提升中国民族保险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张洪涛 王敏  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张洪涛  把握保险业科学发展观内涵
张洪涛  提升民族保险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更多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IE4.0以上800*600浏览器访问本站 
版权所有©2000: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网站管理chinagfc@chinagfc.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