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发中心
保险学人
动态报道
保险理论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案例研究
教育培训
检索中心
BB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保险
>>>
学者论坛
>
字体
大
中
小
如何将车险做大做强
——谈车险管理的专业化、制度化、标准化
刘国浩
车险是各家产险公司的主要业务险种,占据60%以上的保费份额,特别是在2003年车险改革以来,车险的改革和管理日益受到各家产险公司的重视。车险具有承保数量大、标的分散、出险频度高的业务特点和需要人力投入多、管理成本大的管理特点,车险管理水平标志着一个产险公司的管理水平。那么什么样的管理程度能代表车险进入科学管理阶段呢?笔者根据多年的车险管理经验和对企业管理学习的心得认为,车险管理要形成一个“专业化、制度化、标准化”程度,是车险进入科学管理型的具体体现。
一、车险管理专业化
专业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效益。车险的承保数量大,标的小,出险率高,车险的承保理赔作业频繁,在产险业内正是专业化作业的用武之地。车险要做大做强,必须走上专业化经营之路。
二、车险管理的制度化
车险要实现专业化的管理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中国的车险管理已经到了开始进入制度化管理的阶段。车险管理要进入科学管理阶段,不仅要靠专业化、制度化还要靠标准化。
三、车险管理的标准化
车险的管理标准就是车险各岗位工作标准的总和,车险管理的标准化就是车险管理标准的制定、实施和提高的反复循环过程。由于按照上述“三化”原则建立起的车险管理模式,使得车险的管理变得简单,由此按标准可以大量复制,重复进行。因而车险可以像生产型企业自动化生产一样得以健康、迅速发展。
四、车险实现“三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
为何车险管理要实现“三化”的管理?2003年我国的车险保费收入达到了544亿元人民币,最小的保险公司也有几亿元的车险保费收入,单论车险也都进入大型企业的标准。车险管理每天处理的业务和工作90%以上都是重复性劳动和工作,从工作的性质和企业管理的要求都呼唤车险进入专业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阶段。也只有这样中国的车险才能向前有一个飞跃。
应该指出的是,车险管理向“专业化、制度化、标准化”迈进是一项庞大的改革工程,需要深刻的理论研究和专业的实际探讨。大量实践告诉我们,管理变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成功的变革会使企业上一个台阶;另一方面,失败的变革则完全有可能葬送企业的前程。对企业而言,仅仅知道要变革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变。我们需要了解最先进的东西,同时需要确切地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
要是承认“专业化、制度化、标准化”是一条必由之路,我们可以在局部做一尝试,把它看成一个成功的标准的模型,可以称其为“钢模”;一旦建立起成功的样板,就可作为发展的源动力和基地,中国的车险是不是从此找到了一条“做大做强”之路呢?“专业化、制度化、标准化”的道路不仅对车险,同样适应于保险的各个领域。
(原载金融时报2004年04月20日)
更新日期:
2006/3/19
阅读次数:
1287
上一条:
江帆  强制险: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管控新课题
下一条:
梁树春 刘兰  2005年人身险市场回顾及2006年前景展望
【我想发表评论】
【将文本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刘国浩 如何将车险做大做强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IE4.0以上800*600浏览器访问本站
版权所有©2000: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网站管理
:
chinagfc@chinagfc.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