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发中心
保险学人
动态报道
保险理论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案例研究
教育培训
检索中心
BB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保险
>>>
学者论坛
>
字体
大
中
小
加快发展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
冯晓增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保险业蓬勃发展,保费收入年均增长达到30%左右,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保监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从我国保险业实际出发,作出保险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重要判断,提出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的战略目标。
在保监会的统一部署下,各财产保险公司统一思想,根据经济社会和保险业发展的实际,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保险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我国财产保险实现保费收入580亿元,同比增长22.99%,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大力提倡产品创新,为财产险业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今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后,保监会坚持市场化监管理念,将鼓励和支持创新放在重要地位,积极推动财产保险产品创新。在充分调研和认证的基础上,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实施财产保险公司条款费率事后备案制度有关通知》,将绝大部分产险产品申报程序由事前备案改为事后报告,鼓励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根据当地实际,开发相关产品,充分调动保险公司产品开发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该制度实施以来,财产险公司报备的产品达360个。在调整产品创新程序性管理的同时,保监会通过强化保险公司内部制度、风险管理和偿付能力的监管,极大地影响了保险产品创新的价值取向。
在保险业界的共同努力下,财产保险的创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个性化车险产品大量面市,新型产品开发和传统产品改造成绩斐然。截止2004年6月,11家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在市场上销售的个性化车险产品达66个,在保监会备案的产险产品达到676个之多,高于去年同期近两倍,产品覆盖包括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等几乎所有的产险领域。
大力发展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努力将产品创新提到一个新高度
(一)我国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的现状。目前各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开办的新型非寿险产品为储蓄型、投资型和账户管理型三种,以投资型非寿险产品为主。新型非寿险产品的保险责任由最初的家庭财产扩展到人身意外,销售渠道为直销和银行代理。在11家中资财产险公司中有4家公司向市场提供新型非寿险产品。现正在销售的产品约有7个,储金规模约为80亿元。
(二)当前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发展中的不足。大致可以归为认识低、能力差、规模小、产品单、风险大等五个问题。
第一认识低。部分保险公司对于新型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开发在工作思想上重视不够,对于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对于市场还缺乏一个比较深刻和客观的认识。
第二能力差。保险公司在新型非寿险产品开发上,在技术和人才上存在实际困难。新型非寿险产品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门类的学科和多个部门,技术要求和知识含量都很高。
第三规模小。我国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和一些亚洲国家相比,如日本和韩国,在发展水平上还存在相当的差距,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非寿险投资型保险的需求。
第四产品单一,结构失衡,同构现象比较严重。
第五风险高。现阶段开发的投资型非寿险保险产品主要是固定利率产品。在当前宏观经济存在较大变动的情况下,银行利率随时都有可能变动,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可能存在较大的利率风险。
(三)发展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具有广阔的前景。吴定富主席在年初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指出:从一项居民储蓄动机调查来看,以养老、教育、防病为目的的储蓄比例超过40%,这一比例还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类金融机构城乡居民储蓄可能达到12亿元,按40%推算,应该有5万亿居民储蓄与保险有较大的相关性和可替代性。一份资料对2002年中国和美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构成做了一个比较研究,发现以下几组数据:一是在个人金融资产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所占比例,美国只占15.5%,我国占74.9%。二是在个人金融资产中股票和股权投资所占比例。
美国为27.5%,我国只占7.1%。三是在个人金融资产中保险和养老金所占比例,美国占29.6%,我国只占4.7%。通过这个比较,可以看出我国个人金融资产中,用于保险、养老这方面的比例是相当低的,所以中国保险的市场潜力相当大。财产险业要充分认识现存的巨大的潜在市场,研究社会公众的保险消费心理和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发有特色、适合消费习惯和投资意向的保险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开发巨大的潜在市场。
同时,要研究东方人的保险消费习惯,尤其是保险与社会文化的联系。东方人,包括我们国家,比较趋向和偏好于储蓄,习惯给孩子储蓄,一方面是帮助他们成长,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养儿防老。正是东方人这种存款文化促使我们的储蓄型保险发展非常有基础,比例很大。我觉得这是由社会文化习惯带来的保险习惯。
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作为一种具备风险保障功能和投资回报的保险产品,是非寿险保险产品的一个重要创新。由于这种产品兼有保障功能和投资功能,较好地适应了东方民族的储蓄和养老心理,因此它在东亚国家发展比较快。同样,在我们国家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今年华泰财险公司在上海市场上做了一个实验,通过工商银行代售华泰居安理财型产品,短短几天时间里就积聚了8.5亿元的保费,明显反映了这种市场特点和居民消费心理。
(四)发展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方向。发展投资型保险产品可以推进非寿险保险产品的升级和转型,扩大非寿险资金的投资融资功能,改变以往传统产品保费中可投资运用的资金占比低的现状,打通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突破经济规模对非寿险业发展的限制,增加个人理财工具,提高非寿险业的社会渗透力和覆盖面,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
发展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进行产品创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保险业充分发挥保险功能服务于社会的正确选择。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产品创新的指导思想。必须摒弃以往那种重短期、轻长期,重规模、轻效益,重价格、轻服务的产品开发倾向。要深刻认识保险业发展新时期的特点,继续提高全行业对产品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开发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求的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
(二)拓宽思路,开发多种新型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保险业界应密切注视国际新型非寿险产品市场发展状况以及趋势,借鉴其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研究开发注重投资收益的投资型非寿险保险产品和注重向投保者提供多样化与充分保险保障的储金型非寿险保险产品,以及以人身意外保险为标的的投资型保险产品,满足消费者对新型非寿险投资保险产品的多样化选择,推动这一潜在市场的开发。
(三)加强宣传,改善非寿险投资型保险的社会认知度。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作为一种新的非寿险保险产品,其作用和功能还不为社会公众所认知,市场对其认识非常不足。所以财产险界、保险行业协会应该注意加强宣传,扩大这类产品的社会影响。同时,通过宣传,引导社会公众的保险消费意识和习惯。
(四)科学设计产品,防范化解利率风险。相对于传统的非寿险产品而言,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属于长期性保险产品,其主要风险是产品的预定利率风险。因此,为防范由于银行利率变化,导致投资收益率小于保单预定利率而产生利差风险,保险公司在开发产品时,应特别注意设计浮动利率的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以避免利率风险,防止利率波动对保险公司的经营产生大的不利冲击。
(五)加强内部管理,严格保险公司内控管理制度。新型非寿险产品涉及资金量比较大,同时对于资金运作的收益率有着严格的要求,保险资金的管理水平和运用水平对于新型非寿险产品经营的成败乃至整个非寿险公司的稳健经营都有重要影响。财产险公司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公司内控制度有效性。同时,要提高资金运用水平,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
(六)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新型非寿险保险产品创新和上市,会使其新的、特殊的风险和问题逐步显现出来。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行业的产品界限越来越模糊,相关性和替代性越来越强,各种金融风险容易相互传递。保监会将加强对新型非寿险保险产品的研究,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加强资金运用监管,同时,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的监管合作,完善新型非寿险保险产品的监管制度安排,建立有效的控制和防范风险体制,切实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在促进新型非寿险保险产品发展同时控制风险。
(原载中国保险》2004年第9期)
更新日期:
2006/5/28
阅读次数:
1704
上一条:
郭金龙 曹顺明  有限风险与再保险监管的国际趋势及启示
下一条:
张洪涛 黄薇  巨灾风险管理—中国发展巨灾债券的构想
【我想发表评论】
【将文本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冯晓增 加快发展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IE4.0以上800*600浏览器访问本站
版权所有©2000: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网站管理
:
chinagfc@chinagfc.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