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发中心>>>国发视点
04年是保险业转型年 入市过渡期结束
张洪涛

  
    2005中国金融形势预测、分析与展望专家年会于2005年3月20日至21日在京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由搜狐财经、中国金融网联合主办,邀请政界官员、银行家、企业家、著名学者对2005年中国金融形势做全面精辟的分析与展望。年会对六个主题进行形势预测、分析与展望,分别为: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下面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洪涛发表演讲。




  张洪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想根据时间的关系,我今天讲的主题是新环境下有关保险问题的一些探讨。一个是对2004年的评价,一个对2005年的展望。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我们目前处在一个保险入市的过渡期基本结束了。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以信息技术和文化为内涵的知识经济社会初步显现。中国保险业正处在保险市场深度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中外保险文化互相交融的新阶段。

  我首先想对2004年中国保险业做一个评价。我认为中国保险业在2004年是一个转型年,调整年和准备年,是一个有序竞争和谐发展的保险市场,已经在我们中国初步形成。而且2004年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社会地位最高和形势最好的一年。我不知道这个评价是否准确。从我们做保险的来体会,想当年银行始终处在一个平稳发展,而且是处在一个老大哥的地位。

  前一阶段证券也是非常的红火,保险还是一个小弟。我认为从去年开始,保险业在做大,做强的口号之下,现在是越来越好。我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是发展和影响力以及对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了一个经济保障的体系。2004年为什么能得出这个结论?我认为,可持续发展这个理念成为了我们全行业的共识。当然大家对保险业,大家认为诚信问题以及是不是发展太快的问题,是不是做大、做强就不讲质量问题等等。我认为,从2004年开始,可持续发展这个理念已经成为中国保险业整个行业的共识。

  第二点,初步形成了监管和经营制度的文化。一流企业经营文化,到底文化是什么?大家说,我们要都出国门。那么,我们的产品走出去了,为什么现在我们有很多走出去的企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文化理念没有走出去,国外的一些消费者对我们的文化不认可。我认为我们要走出国门,首先我们的文化、理念、价值观要走出去。在2004年我们的监管和经营制度文化已经初步形成。

  另外是监管经营和消费行为渐趋理性。注重了“质”方面的追求,而不是粗放型的。具体的体现在监管理念、经营理念、消费理念。在监管理念方面树立了保险业的科学发展观,树立了以人为本,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这样的一个监管理念,而且创立的现代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的理论。原来我们都知道,我们学教科书,就认为保险的功能是经济补偿,再一个是资金融通。

  从去年提出了三个功能,包括社会管理功能。由于现在保险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理论,促进了我们国家的改革,保证了人们。原来遇到一些困难,我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保险,而是政府救济。现在保险在中国的地位已经大大的提升,包括飞机失落、矿难,大家首先想的是保险,所以在监管理念变化之下,我们保险的功能越来越体现。

  经营理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更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的消费理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消费者的保险意识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保险的文化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是从监管制度的文化方面来说。法律法规逐步完善,逐渐成为了一个体系。现在大家都知道,正在修订《保险法》,而且陆续出台了各项规章条例。初步建立了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制度,经营制度的文化也是逐步的能够确立。

  企业初步建立了内控制度,国有保险企业开始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在保险文化建设很大发展的前提下,监管行为、经营行为、消费行为也有很大的改善。监管行为就是逐步提高了监管效率,逐步增加了监管的透明度。从原来的市场准入监管,逐步过渡到现在市场准入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格局。

  经营行为方面,树立了独特的企业形象标识。大家知道,每个保险公司的标识设计,一看就知道是哪家公司的,包括广告词和理念都提高了重视。同时产品创新在国外经验的汲取下,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消费行为方面,逐步的转向成熟和健康。保险理念也深入人心,我记得我们95年在上海做过一次调查,就是问你知道保险是怎么来的?75%以上的上海市民认为保险是从友邦通行代理人制度,上门敲门知道了保险。现在经过十年,中国谁不知道保险。至于知道多深是另外一个概念。但很少有人不知道保险。

  以上是我对2004年的一个评价。我下面谈一些对2005的看法。2005年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加快发展,尽快做大做强,仍旧是中国保险业的首要任务。这在05年元月8号,定富主席召集了全国七个教授征求他对全保会上报告的意见。当时就我们如何看待2005年,去年寿险回落出现了负增长,是不是我们发展过快?是不是我们提出的做大做强进行了误解?讨论的结果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加快发展、尽快做大做强,仍旧是中国保险业2005年的首要任务。

  我认为2005年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价格管制兼并松动,差异化产品日益创新,中外保险文化对接。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一方面市场主体快速扩张,资产总量同步增加。保险经营机构大发展,近30家保险公司将在2005年陆续开业。在04年新批的保险公司有26家,加上今年年初到现在又批了几家。

  我们筹建的保险公司筹备期是一年。所以我们可以预计2005年将有30家保险公司陆续开业。当初,我们保险公司也是中保一家。我们新中国成立有中保公司,到后来中保公司分成了三个保险公司。到1988年,我们新疆建设兵团成立了一个保险公司。再加上交通银行设立的一个保险部。同时,在深圳的蛇口成立了平安保险公司。到1992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成立,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成立。再加上上海陆续有大众、天安以及到1996年泰康、新华、华泰、以及永安、华安公司的成立。之后到了2000年,中国为了适应WTO需求成立了四家合公司。

 
更新日期:2005/4/22
阅读次数:2910
 
上一条:  2005中国保险发展论坛国际学术年会(二)
下一条:  中国保险发展论坛2003年年会(三)
 
 【我想发表评论】   【将文本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张洪涛  解读平安深发展的并购案
张洪涛  化解风险用责任保险为社会消灾避难
张洪涛  解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
张洪涛 张俊岩  加快保险业改革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
张洪涛  把握保险业科学发展观内涵
张洪涛  加快保险发展 注重理论创新
张洪涛  弘扬保险诚信构建和谐社会
>>> 更多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IE4.0以上800*600浏览器访问本站 
版权所有©2000: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网站管理chinagfc@chinagfc.com
【Top】